破融媒时代之变,培新闻采访之基——记新闻采访的“零”突破主题讲座暨土木本科生新闻中心集体学习活动

2022-05-05 21:16:35 来源:来源:土木新闻中心 文:张铭煊 分类:学生天地 阅读量:

采访是新闻工作中的重要一环,融媒体时代实现了各种媒介传播资源及内容的相互配合,在此背景下,传统记者的采访与写作方式受到巨大的冲击和影响。为提高传统媒体的传播速度,对信息内容进行整合,土木本科生新闻中心集体学习人文思跃系列讲座——新闻采访的“零”突破主题讲座。

1.jpg

讲座于2022年5月5日上午十点半在腾讯会议上举行,主讲人张芸女士从融媒背景下新闻采访之变着手,进行采访案例分享。张芸是中央广播电视总台新闻中心的记者,新闻一线从业20余年,曾先后获得中国新闻奖一等奖、中国广播电视大奖、中华慈善新闻奖二等奖和中国教育新闻奖等。

会议伊始,张芸女士从“是否有在央企或电视媒体实习的经历”的互动性问题展开,有针对性地分享自己的经历。她以高校毕业生就业话题为例,分享如何破题。首先应该“找靶子”,了解有多少动态毕业生以及近年来国家的政策变动;其次,确定是做一组新闻特写或是时间范围较大的跟踪调查,她提到曾经在交大跟踪调查的两个学生,他们都分别对应当时时代的热点,代表一类典型人群:一个体现大学生自主创业的热潮,另一个展现砥砺奋进的时代精神。此外,她在调查求职成本时还提到受众思维,即应经常站在信息接受者的角度思考问题,进而获取和传递更有价值的信息。

除了分享“考试季”、“开学季”等静态调查模块,张芸女士还向同学们介绍舆论监督报道的相关案例。该报道先由不出镜、没有标识度的暗访记者进行调查,再转交其他记者做后续追踪报道,后续报道需到达现场对细节进行深化和补充,以实现证据链的闭环。她用“毒胶囊”和“瘦肉精”的案例着重介绍“打七寸留三分”的思想,由于舆论监督报道的风险大,在被报道方的反应尚未知晓的情形下,记者应该保留部分可继续延展的证据来预防一些情况的发生。同时,她也真诚建议同学们深耕一个领域,从动态、深度、厚度三方面延展,了解国家政策和行业规定,并不断积累扩展人脉,定期复盘自己的文稿。

她还立基于破局的角度,从“两免一补”政策的推进历程和武汉出租汽车ABS系统的推行出发,分享记者采访时碰到“软钉子”的方法。她也强调,做舆论监督报道时,记者不应该和行政部门站在对立面,记者可以发挥监督的作用,但新闻报道需要明确立场、把握尺度。除此之外,她还提到特殊新闻现场的四条铁律,以东航坠机为例,强调生命至上、不干扰救援和保护隐私的重要性。

2.png

分享结束后,人文学院传播系副教授李简瑗老师收集同学们的问题,代表听众和张芸女士探讨互动。至此,本次讲座圆满结束。张芸女士结合自己多年的记者经历,从破题和破局两个角度出发,同大家真诚的分享关于融媒体下新闻采访变化的一些心得,对同学们提供了很大的帮助。土木本科生新闻中心成员在本次讲座中也收获颇丰,相信在接下来的时间里,会继续加强文字功底,增强新闻敏锐性,提升语言组织能力,破融媒时代之变,培新闻采访之基。

来源:来源:土木新闻中心 文:张铭煊